首页 >>媒体报道 >> 正文

个人养老金政策调研:减税提高养老待遇

2021-01-11 | 来源:中国经营报 | 作者:索寒雪
时间:2021-01-11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索寒雪
  市场期待已久的支持个人养老金政策即将出台。

  “近期我们配合人社部在研究制定《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措施和政策》。”财政部社保司司长符金陵透露,“通过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手段,综合提高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 

  个人养老保险,又称为第三支柱,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对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但是养老保险基金需要大额政府补贴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呼吁对个人养老金免税 

  “个人养老保险金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近期表示,“有一些干脆免税!” 

  201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以激活养老保障第三支柱。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缴纳的保险费允许税前列支,养老金积累阶段免税,领取养老金时再相应缴纳。 

  “老龄化已经是我们的前景,党中央、国务院都有关于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规划了。所以,只要是利于我们大家做一些养老储备、资产储备的事情,就不要去收递延的那点税。”胡晓义表示。 

  养老三支柱模式是国际通用的养老金制度模式,第一支柱是指国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或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商业养老计划。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三大支柱在养老保障体制构成比例上是严重失衡的,其中第一支柱大概占养老金总量的78%,第二支柱占总量的18%,而第三支柱只占4% 

  而在国际上,比如荷兰养老金体系中,第三支柱占比高达50%。我国养老金的第三支柱发展明显处于落后的状态。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后,201851日,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 

  试点一年之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到三个试点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并发现在中国个税改革新政之后,养老保险体系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时隔一年,经过一系列探讨,财政部和人社部在总结经验后,正在制定《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措施和政策》。“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手段,希望能够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地布局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综合提高广大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的水平。”符金陵表示。 

  投保率较低 

  记者了解到,税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一波三折。 

  “试运行情况低于预期,投保率非常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参与三个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调研的专家向记者透露。 

  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2018年和2019年适逢减税,因而税延型养老金的诱惑力并不大。 

  调研结果显示,福建只有几千人投保,仅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投保人数不到万分之五的比例。上海市是产业职工比较集中的地区,只有一万多人投保,从企业职工数量来看,低于5% 

  参保人数中甚至出现了“不少企业是个位数,只有几个人参保”的情况。 

  从保费收入上看也很低,试点的前半年,福建省全省收取的保费只有1300多万元。 

  一位寿险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如果一个人收入12000元,通过购买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只减税72元,减税省下的钱还不够打个车。” 

  上述人士表示,税延型养老保险“投保的多数是高收入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投保人以中年人居多,年轻人很少”,这与普惠中低收入者的初衷也出现了偏差。 

  前述寿险公司人员甚至表示,“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我们只卖了1900万元,多数都是动员自己职工买的。这与我们的体量完全不相称。” 

  “这个保险产品我们在福建卖了8315件,共计844万元,在苏州园区只卖了120多件,很不好。”另一家保险公司人士表示。 

  针对这种状况,有专家建议:“未来,应该明确个人养老金重点人群是中低收入人群。个人交税采取定额扣除,取消按工资扣除的方式。目前的方式是对本金和收益都征税,建议未来只对本金征税,而不对投资收益征税。” 

  暂时难成规模 

  中国保险协会副秘书长陈有棠表示,到20209月底,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提供了66款产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是2.7亿元,参保人数4.85万人,“应该说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刚刚起步,这个数值都比较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不仅仅是税收层面,还有操作层面的问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朱俊生认为,从购买者的利益出发,“我们的标准太低,每个月有6%的限制,让人力部门没法操作,我们在领取端有7.5%的实际税率,太高了,诸如此类的,让我们的整个税收递延目前发展得非常有限。” 

  一位北京市海淀区人力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如果只有一两个员工购买,每月为了1000多元减税额度,我们的工作人员还要单独跑一趟税务部门,我们肯定是不愿意做的。” 

分享到: 0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税务要闻
国际税讯
党媒推荐

关于我们
中国税务杂志社服务热线:010-63584622、010-68286647、010-68210786
电子邮箱:tax@ctax.org.cn | 联系电话:010-63422191 | 传真:86-010-63584617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1号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55
主办:中国税务杂志社 HTTPS://www.ctax.org.cn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新网 10120170084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 备案: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4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新网 10120170084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备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