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税务文苑 >> 正文

在阿拉山口看见“一带一路”

2023-10-25 | 来源:《中国税务》2023年第10期 | 作者:杨春
时间:2023-10-25   来源:《中国税务》2023年第10期
作者:杨春

  从博乐出发,一条宽阔、崭新的公路。

  天广地阔,阿拉山口为每一个走向它的人敞开胸怀。

  早晨的阳光很是耀眼。我望了一眼“阿拉山口”四个字,仿佛看到了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兄弟俩的一次半途而废的约会。长久分离的兄弟相约见面,经过长途跋涉,似乎耗尽全力,再也无法前进,便各自安营扎寨,留下一条宽约20公里、长约90公里的宽阔平坦的通道,我将要去拜谒的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就处在这条大通道上。

  有人说,兄弟俩的失约是为了两位美丽的姑娘。阿拉山口北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阿拉湖,南接我国的艾比湖,这对姐妹湖守护着阿拉山口,眼含碧波的动人双眸,曾经湖水泛波,绿草如茵。

  历史上阿拉山口为各民族南来北往的通道,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

  “冬天冻破头,夏天晒出油,四季大风吼,遍地黑石头,一年四季风,从春刮到冬。”曾几何时,来到口岸城市阿拉山口,迎接商旅的只有孤寂的山口和肆虐的狂风。而如今,阿拉山口乘着“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的春风一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城市和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担负着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尤其是发展同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战略任务。

  春风吹进阿拉山口

  晨曦一点点亮了,一列列中欧(中亚)班列犹如尖刀劈开晨光,风卷着巨大的声浪响亮地拍打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的国门。

  与此同时,绿树环绕、群楼林立的阿拉山口新城苏醒了。城市响起各式各样的声音,火车的咔嚓声、汽车的鸣笛声、鸟雀的啁啾声,以及林林总总极有烟火气息、声色交融叩击心弦的声音。我想,无论是阿拉山口人,还是往来的商旅,都在寻找阿拉山口的真魂,真魂在哪儿呢?

  阿拉山口,意为花木丛生的地方,因西面巍峨的阿拉套山而得名,阿拉套山上有各种矿石,阳光照射在矿石上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阿拉山口因此被称作丝路彩城。

  在阿拉山口中心城市展馆,我见到了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山口市税务局工会主席米加提?艾佰都拉。当我跟随米加提走进阿拉山口花了30多年建成的长廊时,我感觉他的内心澎湃着一片汪洋,那是对阿拉山口无限的深情与爱恋。1990年,国务院批准阿拉山口成为我国铁路、公路一类口岸。这消息旋风般刮进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站在近处看阿拉山口,满目的戈壁荒滩、黄沙漫漫,当年只有十几岁的博州男孩米加提还不知道,一条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钢铁大道——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

  这年9月,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正式通车。兰新铁路北疆段与苏联的吐西铁路在阿拉山口接轨,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8万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从此,小小的阿拉山口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有了一席之地。

  2004年,米加提以一名建设者的身份来到阿拉山口市国家税务局工作,他的内心时常涌动着一股呼之欲出的清泉,阳光下的每一道波纹都闪烁着对阿拉山口远景的期望与憧憬。

  今天,米加提带我走进阿拉山口市中心城市展馆,古丝绸之路沙盘前,我们追历史、忆往昔;现代“一带一路”沙盘前,我们看今朝、展未来。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渝新欧、郑新欧、汉新欧、蓉欧……一趟趟中欧班列飞驰在亚欧大陆广袤的大地上,阿拉山口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米加提还记得,2013年11月30日,阿拉山口站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庆祝仪式,他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见证了第100列中欧班列到达又离去,载满在乌鲁木齐集结的日用百货、番茄酱、圣诞树的班列,终点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昔日的戈壁荒滩和最初单一的铁路过货点,已发展成为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于一体的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口岸,成为我国通向中亚和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是国家能源资源陆路安全大通道。

  遇见更大的世界

  今天又是好天气,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一排排现代化厂房,一座座巨大的不锈钢筒仓,衬着一片明净的蓝天,三两片碎絮似的飞云,很像一幅剪贴画。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201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新疆第一个、全国第16个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一期5.6平方公里,于2014年6月正式封关运营,二期5.3平方公里已完成封关运营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

  这里是全国唯一实现宽准轨换装作业的综保区,是中国铁路总公司重要的物流基地和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园,是新疆率先实现综保区仓单质押融资和实施通关一体化试点的区域、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跨境电商科技产业园区,也是国家中欧班列枢纽、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这里具备铁路组织、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综合服务等功能,通过“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集成服务国际物流组织与分拨,辐射世界各地。

  这里标准化厂房连片、仓储设施及油品储罐林立,露天堆场阔大,宽准轨专用线如一条黑色飘带伸向远方。

  巨大的不锈钢筒仓,存储着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散装粮食(小麦、玉米)、油料(油葵、红花籽)等。

  货车络绎不绝、厂房加速备货、项目竞相入驻……依托地缘、政策优势,阿拉山口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有色金属、矿产品、农副产品、进出口整车等企业入驻。

  那些标准化厂房,分别属于已入驻的贸易、物流、电商新业态等领域企业,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享受综合保税区的优惠待遇。

  从一个工厂走到另一个工厂,我由衷地赞叹着企业在综保区内享受的好政策。我饶有兴致地望向一个大工地,米加提主动介绍说:“那是阿拉山口正在建设中的天然铀保税库二期项目。”

  天然铀是高度敏感、不可替代、军民两用的战略资源和能源资源,是发展独立自主核工业的基础,切实保障国家天然铀供应安全是“国之大者”。阿拉山口建成全球最大天然铀保税仓库,开展天然铀保税仓储、保税交易、定价结算,目标是打造亚洲唯一、全球知名的天然铀集散中心、保税中心、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风中的建设者

  站在风景之外,看到的是诗意和美丽;走进风景之中,才深深体会到阿拉山口人的奉献与艰辛。

  30多年过去了,阿拉山口一场又一场的风,把所有能吹走的都吹走了,留了下来吹不走的,都在阿拉山口生了根。比如一些树,比如一些人。

  阿拉山口的常住民,没有不知道“山口商店”的,他们也羡慕经营“山口商店”的杨红星与李爱香夫妇。夫妻俩是同学,在乌鲁木齐学习俄语,1991年毕业时,正赶上阿拉山口口岸开放的好时机。

  初到阿拉山口,他们被这里的大风吓着了。一次,瘦小的李爱香站在坡上,一阵大风把她掀翻,像麻袋一样滚下坡去,幸好坡上没有岩石等硬物,她只受了点轻伤。另一次,杨红星掏口袋时没抓稳,手里的东西,包括30元钱直接飞走了。那时候的30元钱,是两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夫妻俩最终还是留下来了,因为阿拉山口太需要俄语人才了。一开始,他们给人打工,发现学校学的那点俄语拿到实际中,根本不够用。终于能流利交谈了,时间也来到了1993年。

  1993年春天,“山口商店”开张,食品饮料、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工艺品、VCD、DVD,各式各样的货品琳琅满目。渐渐地,从口岸那边过来的白皮肤的客人全部知道“山口商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也都认识了精明能干的亚沙(杨红星)和秀外慧中的列娜(李爱香)。

  那时候,杨红星夫妻的年纪还轻,像一棵棵刚栽下的树一样,根子浅,躯干也不结实。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他们最终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阿拉山口。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夫妻俩于2006年开了一家货代公司,做进出口贸易生意。公司经营以来,经济效益良好,仅2022年就为阿拉山口贡献了200多万元的税收。

  如果说杨红星与李爱香夫妇,经过三十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那么,“90后”的小夫妻陈志武和杨琛,则是欣欣向荣成长的小树,每一阵风过,他们都相互致意。

  杨琛从小在阿拉山口长大,熟悉这里的山川水草、父老乡亲,大风是她游戏的伙伴,口岸日夜穿梭不停的火车,仿佛在耳畔讲述着远了和近了的阿拉山口的故事。

  2013年,22岁的杨琛报名加入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回到家乡阿拉山口,体验到“心安即是归处”的真意。三年志愿服务,杨琛看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给阿拉山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看到了阿拉山口广阔的发展前景,决定留下来,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2016年,杨琛成为一名税务干部。丈夫陈志武是负责口岸检疫工作的海关业务骨干,他们的爱情像两棵白杨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阿拉山口市税务局重点项目“管家团队”成员杨琛在重点项目开工仪式现场为纳税人宣传税费优惠政策。

  在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山口市税务局宿舍,我走进了刚刚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的杨琛和陈志武家庭,女主人热情大方,男主人含蓄内敛,大女儿活泼可爱,笑声里含着金子,小儿子嗷嗷待哺,眼睛清澈明亮。在与杨琛和陈志武夫妻的交谈中,我看到了相濡以沫、坚贞不渝的爱情,也体会到了爱岗敬业、服务“国之大者”的情怀……

  红云沉尽了,天渐渐地暗了下来,路灯一盏盏地点亮,从街头到街尾,像繁星连成了珠串,闪闪烁烁地坠在街市的发梢上,归家的鸽子低低地飞过,暮色里到处是翅膀的划痕。

  这是我来到阿拉山口的第四天,置身边城的滚滚车流、万家灯火,联想这些天见到的人、听到的事,内心充满感动。

  在阿拉山口,我触摸到了“一带一路”的节拍,“口岸强州”战略思路正在走向稳定和成熟。放眼国际、顶层设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体现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一体、产城联动。

  在阿拉山口,我理解了开拓者的艰辛,他们身上印着过去的痕迹,也孕育着未来的种子,我能听出他们汹涌在内心中的呼声:爱国、爱家、爱山口。

  大地无垠,风也漫漫,沙也漫漫。在“一带一路”的号角声中,阿拉山口的楼越建越高,树越种越多,城市越来越美……

分享到: 0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税务要闻
国际税讯
党媒推荐

关于我们
中国税务杂志社服务热线:010-63584622、010-68286647、010-68210786
电子邮箱:tax@ctax.org.cn | 联系电话:010-63422191 | 传真:86-010-63584617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1号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55
主办:中国税务杂志社 HTTPS://www.ctax.org.cn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新网 10120170084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 备案: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4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新网 10120170084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备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