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品年味 社火锣鼓话延安
20世纪80年代末,我来到陕甘交界的一个税务所工作,那里风景壮美、民风淳厚,工作任务繁重但征纳双方融洽和谐——那里属陕甘宁老区,自觉纳税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鲜有为税款发生争执的现象。
从正月初八开始的县税务局春训会是收心会、总结会、廉政会、请战会,更是助威会,每个税务所除1人留守外,任何人不得缺席。而各乡或有能力的村子,从正月初二就紧锣密鼓地筹备社火表演,恰在正月初八开始成行,正月十五达到高峰。春训会遇到社火会的热闹,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打破会场平静气氛的,是一阵阵地动山摇的锣鼓声。这锣鼓由远及近、由疏及密,一直敲进了县税务局的院子。紧接着,鞭炮齐鸣、烟雾缭绕、花絮漫天、人声鼎沸。锣鼓队、秧歌队和装扮好的芯子(又称垛子,一种传统杂耍技艺)拉开阵势,摇头摆尾、喜气洋洋耍了起来。
黄土高原集聚了一个冬天的能量,迫切需要在春天的节日里迸发;人们对未来的祈盼、对他人的感念,迫切需要借助一种形式得以释放。于是,装扮好的神仙大咖、天才童子、公子佳人、英雄好汉,从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出发,伴随着铿锵的锣鼓,一路穿林越涧汇聚到了县城。他们除展示丰收的喜悦、美好的期望外,还会把“认可”敲进那排山倒海的锣鼓声中。
“接社火!”随着一声令下,100多名税务干部顿时融入欢乐的海洋。原本矜持的税务干部们在鼓点声中纵情舞蹈,摇头、摆臂、耸肩、蹦跳,一招一式无师自通、精准绝妙。锣鼓作罢,一面锦旗送上。只要看一眼“某某乡社火队”的横幅,就知道哪一个税务所的工作被肯定了。回赠了香烟、瓜子、花生和糖果后,在一片叫好声、拜年声、祝福声和喧哗声中,锣鼓由近及远地敲上了大街,汇入摩肩接踵的喜庆队伍当中。
七天的春训会,人在会场却也要格外关注外面的热闹。不为那密密麻麻的人潮、不为那声嘶力竭的吆喝、不为那光怪陆离的杂耍,只为工作的那个乡镇冲进县税务局的锣鼓声。那舞者脸上洋溢的笑容、那高高举起狠狠砸下的鼓槌、那举过头顶又奋力分开的铜镲、那鱼跃而起顺风携带的尘土,会让人的心底荡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酣畅与舒坦,撬动了一年的勇气与干劲儿。
多年之后翻阅史书才知道,春训会发端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税务总局。春节过后,总局、区局、县局一定会召开一次扎扎实实的春训会。对于常年奋战在沙漠、戈壁和黄土沟壑之中的税工人员来说,参加春训会是开展批评、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培训学习的难得机会。他们身着兰炭灰和干草灰染色的制服,脚蹬自制的棉鞋、毛袜,身背手工拼色的布包,意气风发地奔赴延安,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此时的延安城早已是花团锦簇、锣鼓喧天。大红的剪纸把每一个窑洞装扮得喜气盈盈,招展的红旗让崇山峻岭披上霞光。为边区生存和发展承担筹措财源重任的税工人员,是自力更生的实践者,也是那人山人海幸福浪潮的见证者。那跟着伞头边走边扭的秧歌队,那挥舞着双槌腾空而起的腰鼓队,那腰系红色飘带舞出各种花样的姑娘们,那在锄头上绑上大红花走上街头的劳模阵,那在每一个垛口、每一个山梁都挤挤挨挨站立、在寒风中振臂叫好的啦啦队,共同奏响了一篇崭新天地的新春华章。
1946年正月十五,劳动英雄杨步浩和秧歌队一起,代表延安县川口区六乡350户2400多人,从延安城南关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发,一路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将“人民救星”的金字匾额扛进了王家坪中央军委大院,捧到了那个要求各级政府“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问题”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手上,传递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边区幸福生活的心声。那五百头的鞭炮声、那惊天动地的锣鼓声,是人民在春天里发出的最深情的音符。
光阴荏苒,锣鼓依然会在万物复苏的那个春天敲响。作为老区人民的重要传承,那鼓声表达的不仅仅是欢乐、幸福、向往和希望,还有发自内心的信任与满意,它时刻提醒“要把老百姓用不用鼓槌槌你”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