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税务文苑 >> 正文

我写《微水浮尘》

2023-04-27 | 来源:《中国税务》2023年第4期 | 作者:灵石
时间:2023-04-27   来源:《中国税务》2023年第4期
作者:灵石

  拙作《微水浮尘》出版了。这部近四十万字的小说断断续续耗费了我七八年的光景,其实并非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实实是因为自己的放任疏懒和缺乏自信。只要稍遇困难,便停滞许久。中间,慈父去世,更给我沉重打击,让我巴不得彻底逃离写作,永不伏案。

  长篇小说创作过程中的那种极度孤独和无比厌倦,大概只有写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好在,写到后半部时,我感觉孤独和厌倦的情绪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激情和信心的不断积聚。我们都是尘世间的凡人,不管是站在文学顶峰的托尔斯泰、雨果,还是成千上万籍籍无名的写作爱好者,一旦你想用文字真诚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写作就是件既艰难痛苦又快乐享受的事情——艰难痛苦远远大于快乐享受。

  我的文学梦始于对托尔斯泰小说的酷爱。我常常觉得自己只读过一本小说,那就是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这本我不知读过多少遍的书,在给我带来极大营养的同时也“养刁”了我的口味,对其他人的小说几乎没有了用心阅读的兴趣——《微水浮尘》的写作就是在这样一种貌似清醒深刻实则好高骛远的畸形心态下开始的。

  那个时候,我对当代中国小说怀有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可笑的不屑,觉得那些所谓的优秀作品要么过分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高度纯化了人格特征,使人物变得脸谱化;要么过分扭曲人性,让人物生活在某种罕见的极致状态,强行敲击和撕裂读者脆弱的心脏。现实主义好比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乐曲复杂多变、寓意深远,各种乐器主次分明、精妙配合。以此为标准,我那时甚至狂妄地认为,中国当代从未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文学。

  当“目空一切”的我野心勃勃地想要写一部所谓“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时,首先遇到了选题上的困难。诚然,凡脚下的都是现实的,都是可以用文学来塑造的,但我却觉得寻找一片适合自己深耕的沃土非常困难。尽管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但我仍然感觉在现实主义的画布上很难对城市里那些行色匆匆、各怀心事的人们进行构图,起码我不具备这个能力。繁华的城市中,我不仅没找到打动自己的故事,甚至也找不到理想的表达方式,城市情景闹剧既非我所好,亦非我所长。于是,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过去——那个我熟悉的儿时的世界。我几乎一下子就确认了写作的方向,那就是,在一个如今已经破败的工矿小镇上“复活”从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官员等各个阶层的人物。

  过去的记忆鲜活跳跃,我激情下笔,让一个生有七子的工人家庭在打斗中出场。那不是我的亲身经历,却是我的亲眼目睹。原始的野性,时过多年,想起来仍感震撼。但写完最初的那几节,我似乎一下子激情耗尽,脑子里空空荡荡,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再拿起笔,已是一年之后。故事在摸索中缓慢推进:我不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出场,甚至也不知道他们的命运,表面上看好像是我的笔在操纵着人物的言行,但实际上却是人物在指挥着我的头脑,我时而从人物中跳出来俯视他们,时而又钻进他们的内心,那是一种既握有理智又失去理智的不可捉摸的“疯狂”状态。

  我对自己写出的文字时而满意,时而厌倦,中断写作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从南长河岸边的住处到车公庄大街的单位,有不到五公里路程,每当我想写又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会选择徒步上班,穿过紫竹院公园,一路喃喃自语,寻找灵感。《微水浮尘》大半的情节都是在这条路上诞生的。我跟别人笑谈,紫竹院公园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我都认识!为了感谢这片北国美丽的竹园,我在小说中特意安排故事在紫竹院里发生,亦算是特别的纪念。

  很多人问我《微水浮尘》主要想表达什么,老实说,我觉得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一部长篇小说不是一部学术论著,文学承载的东西是复杂多面的,而且经常是朦胧的、不明确的,甚至是矛盾的。从个人体会看,我甚至不认为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作家深思熟虑的结果,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有一种类似蚂蚁修路、蜜蜂筑巢、蜘蛛编网似的本能的自觉,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这种东西经常悖离作家平常的思考和体验,有时会让作家自己都很吃惊,它常常处在一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出轨”状态,我想这恐怕就是文学的特殊之处,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作家在创作中的状态如此,读者在阅读中的心情更如此。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部作品,从作品中领悟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感觉。这就对了,一部好的作品,是不提供标准答案的,而是让每个读者在他内心制造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哈姆雷特。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叙述风格。翻开《微水浮尘》,读者很容易注意到场景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言风格迥异:场景对话描写隐约带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韵味;心理描写则呈现出明显的欧化特征。有评论者盛赞作者把这两种风格奇异地予以了融合,让读者在感性想象与理性思考之间“反复横跳”,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审美体验,这是作者在文学创作叙事方式的传承和创新之间的一种有益探索。其实,只有我心里清楚,叙述风格的变化除了我某种程度的刻意为之外,还有写作时间拉得过长这个不得已的原因,大家或说看出欧式表达的痕迹,或说品到老舍的风格,还有人调侃闻到了点红楼味道……尽管他们的这些评价带有某种赞赏的意思,但这却是我无法弥补的缺憾。(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

分享到: 0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税务要闻
国际税讯
党媒推荐

关于我们
中国税务杂志社服务热线:010-63584622、010-68286647、010-68210786
电子邮箱:tax@ctax.org.cn | 联系电话:010-63422191 | 传真:86-010-63584617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1号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55
主办:中国税务杂志社 HTTPS://www.ctax.org.cn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新网 10120170084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 备案: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4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新网 10120170084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6063117号-1

备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45号